“人到中年,不可避免都会面临来自工作和家庭各方面的压力。郑兴隆是几边担子一肩挑,精力永远用不完,真不愧为‘拼命三郎’。”九龙坡区法院民二庭的同事们总是这样感叹道……
他们口中的这位“拼命三郎”,就是九龙坡法院民二庭副庭长郑兴隆。法院工作十四年,郑兴隆从西彭法庭到民二庭,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现任民二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十四载春秋冬夏,十四年坚守如一,郑兴隆共办理民商事案件4000余件,无一案件因不合格被改判或发回重审。先后获得全市法院先进个人、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办案标兵、五次区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等表彰……种种荣誉背后,是郑兴隆扎根基层、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追梦历程。
厚植乡土 在服务基层里闪光
“司法工作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派出法庭的法官除了办案,更多的是要围绕案件跟群众打交道。”这是郑兴隆刚到西彭法庭工作时,法庭的老前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九龙坡区坐落于重庆中西部,属于重庆市中心城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而西彭法庭依托重庆高新区拓展园及千亿级铝加工之都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专业化城乡结合法庭。
西彭法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案件类型较多。这类案件判决不难,但要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并不容易。
在乡村办案,一板一眼地讲法理,村里人也听不进去。要真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很多矛盾才能迎刃而解了。
为了让当事人真正心服,郑兴隆只要发现一个案件有调解的希望,就会主动找到当事人,为其分析利弊、释法析理,有时给当事人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记得有一年,三百余名业主因对重庆某地产公司逾期办证不满而诉至法院,由于涉案人数众多、业主们情绪激动,如若处理不当,冲突一触即发。风口浪尖上,郑兴隆站出来牵头处理这批系列案件。他反复研究案情,数次和当事人见面沟通,认真听取双方的诉求和理由,数次到公司现场了解情况,不厌其烦地从法理、事理、情理以及案件的特殊性给当事人掰开了、揉碎了进行释法明理。
在长达数月的努力协调下,最终达成了340多个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调解方案,并督促被告自觉履行,无一例申请强制执行,成功化解了该起系列重大矛盾隐患案件,得到相关领导肯定。
法庭之上,他身着法袍,秉公办案。走进乡村,他就是一名了解百姓需求,为百姓解决问题的党员干部。
在西彭法庭工作的岁月里,如果在审判庭或办公室没看到他,那他的身影应该活跃在辖区村街、小巷里、田间地头或工业园区,身穿整洁制服、肩挎一个黑色小包,或在研判矛盾、化解纠纷,或在普法宣传、解答问题。
问郑兴隆为什么如此乐此不疲地到偏远乡村做群众工作,他总是自豪地说:“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只有厚植乡土、扎根基层,我才能够触摸到基层老百姓对司法工作的所需所求,以最‘接地气’的视角见证人民司法的时代变迁。”
勇挑重担 在“骨头案”里深耕
2015年1月,因工作需要,郑兴隆调整到民二庭工作。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民司法的初衷。
民二庭审理的近八成是各类合同纠纷,其中不乏大量法律关系复杂、社会矛盾较大的疑难复杂案件。
商事审判工作是市场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经济运行情况、合同履行障碍、经济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都通过诉讼案件的形式进入到法院,所以商事案件审理的所有细节必须揉碎抠实、慎之又慎。
对此,郑兴隆找到了一件“法宝”——工作做早做好,办案事半功倍。
早上六点到单位,晚上八点以后下班回家,周末、节假日的办公室也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这是他到民二庭后多年来的常态。
遇到疑难复杂案件,他总是冲在前面,同事们都称他是“拼命三郎”,他笑了笑说,“早起锻炼身体,把当天要开庭的提前再梳理一遍、再查询一些相关的案例,晚上再把一天的工作做个复盘总结,感觉一天都活力满满。”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在收案第一时间就对案件深入阅卷、分析预测,全面掌握该案存在的难点、问题与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形成案件预判表,开庭前发现、固定争议焦点,向当事人释明需要补充的工作,尽量提高一次开庭成功率。
就这样日复一日……这位“拼命三郎”一头扎进了“卷山案海”,常年“两点一线”往返于办公室与家中,加班撰写法律文书、回家处理各类事务,井井有条、从容有序。
审理每一起案件都一丝不苟,对事实谨重严毅、对证据抽丝剥茧、对释法细致入微,多年的积淀让郑兴隆面对民二庭的各类案件更加得心应手,处理事务更加成熟干练。
在担任民二庭副庭长后,郑兴隆还主动挑起重担,带头组建了一支股东权审判团队,专门处理涉股东权益的公司类案件,发挥专业化审判优势,能保证这类案件质量过硬。
“除了带头组建专业团队外,他还坚持与庭里其他法官同比例收案,每年办理全庭一半以上的公司类案件,三年来审理涉公司类案件达300余件,是民二庭的业务骨干。”民二庭庭长樊亚琴连连称赞道。
除了办理商事案件外,助力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打造也是民二庭的重头戏。
郑兴隆作为副庭长,与团队一道积极协助落实营商环境优化,送法进企业、进园区,深入区属重点企业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调研生产流水线,了解公司经营现状、发展规划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然而调研走访园区和企业并非走马观花,看似风轻云淡,实则背后付出了诸多努力,比如前期进行资料准备、问题搜集以及深入的调研工作等,一项都不能少。
“民二庭干警曾到京渝国际文创园开展送法进园区,郑庭长当时对我们提出的法律问题解答得既专业又全面,特别是对5G短视频直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法律风险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我们帮助非常大。”九龙坡区文创园招商工作负责人赵亚奇对此印象深刻。
在紧张繁忙地“埋头办案”同时,他也不忘“抬头看路”,坚持法学理论与审判实践相结合,注重思考总结类型化民商事案件办理的裁判规则和经验。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调研和审判工作从来都分不开,我做调研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审判中的问题。”正是凭着多年来坚持在办案中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症结、探寻相关解决路径的韧劲,郑兴隆撰写的《离职法定代表人印章之法律性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公司瑕疵减资股东的责任承担》等多篇调研文章被《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报刊采用。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曾选定20多家全国各级法院作为商事审判前沿信息直报单位,九龙坡法院作为直报单位期间,郑兴隆报送的信息累计共有22条被最高法院民二庭采用。
他善于从审判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炼要点,为相关部门决策及管理提供参考。面对九龙坡辖区大量公司案件纠纷争议点在于被冒名登记为公司股东的情况,2022年郑兴隆通过查询大量案例、分析数据并形成材料,针对该问题向区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今年该类案件收案数量明显减少。
慎独自律 在理想信念里坚守
民二庭作为负责办理商事案件的庭室,几乎所有案件都和金钱有关,郑兴隆主要办理的公司案件涉案标的额都较大,几百上千万的不在少数。但多年来未有一例关于举报他司法廉洁方面的线索。
“郑兴隆在工作上勤勉务实、清正廉洁,积极帮助年轻法官、法官助理尽快熟悉审判业务,多年以来,他办理的案件不仅数量多、难度大,质量也非常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与郑兴隆共事多年的民二庭副庭长胡小涛如此评价道。
作为民二庭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党员学理论、学党史、守初心,以党建促审判,将支部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任职以来,民二庭党支部4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并成功获评九龙坡区直机关首批16个党建示范点之一,2022年又被推荐参评九龙坡区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两化”示范点建设。
繁忙的工作之下,家庭的重担也接踵而来。
2023年初,经历新冠病毒感染后,郑兴隆的父亲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必须立即手术。手术后身体每况愈下,只能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维持生命,他的母亲身体也不好,诸多旧疾复发,女儿才四岁……
面对家庭生活的种种困难,他没有妥协退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将近一年时间,郑兴隆每天下班后就去医院陪护父亲,有时忙碌起来,他就在陪护床边用电脑整理材料、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这一年女儿都放在外婆家养着,还记得上一次带女儿去游乐园玩耍,已经是去年的事了。”想到对女儿的亏欠,他常常湿了眼眶。
“很多事看似毫无头绪、非常棘手,但是冷静梳理、咬咬牙扛一扛也就挺过去了。”郑兴隆经常这样回应同事们的安慰。“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行远自弥,笃行不怠。”这是郑兴隆放在案头的座右铭,也是激励自己负重前行的引路灯塔。
风雨十四载,从法十四年,他的岗位和角色几经变化,这位法院“拼命三郎”在法治逐梦路上默默耕耘,以行动诠释着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