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之路:哈尔滨的启示

01-09 大连晚报 阅读: 52381

如果人造月亮哈尔滨人都敢想,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想的?别问我“宠客模式”和“顾客是上帝”有啥不同,我可以宠爱你,你敢宠爱上帝吗?当沧桑霸气的鄂伦春爷爷现身街头,有没有华山论剑的曲子,在你心中循环播放?

短短一周,哈尔滨旅游成了顶流,“3天60亿”霸榜热搜头条。网友惊呼,这泼天的富贵说来就来了,大家一声声“尔滨”叫得不亦乐乎。一个昵称,千金不换。“隔花人远天涯近”“坐来虽近远于天”,说的都是一件事,世界上最遥远的是心和心的距离,而今,游客们把心里最暖的一角留给了这座最冷的城市。

凌晨三点排队买哈尔滨红肠,马迭尔冰棍三天卖掉十万根,这是要疯的节奏啊。这一切竟然始于一场退票危机,谁能想到今天拼命点赞和当初骂骂咧咧的是同一帮人呢?坊间传播这样一件事,一个哈尔滨本地人也排队买冰棍,笑问“打折不”,结果被卖家一顿骂:“打什么折,给你腿打折,本来队就长,你跟凑什么热闹?”

外地人优先级稳居第一,“游客”真正成了“来宾”。继淄博之后哈尔滨一跃成为顶流,网友总结“上半年有淄有味,下半年滨至如归”。也许哈尔滨的出圈上半年就已注定。央视新闻连线黑龙江省文旅厅厅长何晶,她透露:我们的成功蓄谋已久,很早大家就把谋划的项目放到网上,就为了拿到评论区那些宝贵的“吐槽”。“作秀”和“做事”差着十万八千里,敢放开评论区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赢过了多数城市。人造月亮、摆盘冻梨、街边的暖房,都是网友支招,“换位思考”这么形而上的命题秒速破解。

同为东北人,多少会有些羡慕嫉妒恨吧。证券市场的最新报道说“冰雪旅游掀热潮,也带飞了东北的旅游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是受益者,应该感恩哈尔滨并且拿出诚意来学习。有人说“尔滨喧闹,沈阳洗澡,大连静悄悄”。静悄悄也可以理解为蓄势待发,不必扭捏,我们可以大大方方蹭流量,大大方方听民意、改服务。没服务哪来的人气,没服气哪来的服务。服务是打心眼里的认可,更是改正错误的勇气。批评这东西,你站在它的对立面。表面上在维护城市的面子,真正伤害的是城市的里子。

当景区的手套5块钱一副,雪地鞋39块钱一双,当68块钱的锅包肉饭店被本地人骂到关张,还有什么是不能降下来的。别拿景区价格说事儿,如果不便宜,还没特色,就别指望别人宠你。

一个城市旅游上了大分,一城人的思想境界上了层次。当善举风靡全城、好评风靡全国的时候,谁不觉得美滋滋、乐呵呵?那是人生的正向激励。机场到达区成排的换衣间、景点边的温暖驿站、烟花自由背后的消防保障,地方政府付出了几倍的工作量。如果不走心,皇粮或许有,流量真没有。流量飘忽游走于各个城市,或许有不确定因素,可以确定的是:在旅游服务领域,热脸永远贴不了冷屁股。

再美的景点也替代不了服务,服务不是明信片,是有温度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人是最美的风景,遇见大连再美,不如遇见你。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没道理可讲,但好人好报的基本逻辑不会变,泼天的富贵该给他们,给善良热情正直的人。

转自《大连晚报·名笔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