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妹儿最近看了一部豆瓣评分8.8分的美食片:《奶奶最懂得》。讲述了一位叫大米的英国人,在中国寻找家常美味大师的故事。
在这场考验耐心,深入亲情的旅程中,奶奶就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跟随大米的脚步,一起揭示奶奶饭香里的秘密。
广西黄姚古镇的杨奶奶已经82岁了,她最擅长的家常菜是芋头扣肉。
一份杨奶奶特色扣肉,选用的是肥瘦均匀、入口细腻的五花肉,搭配炸制的荔浦芋头,裹上桂林三花酒、豆腐乳、南乳、冰糖、五香粉、生抽等佐料调制的腌料,腌制一段时间后,把芋头和五花肉码好放入碗中,上蒸锅文火蒸两个小时。
在水蒸气催化下,五花肉吸饱了腌料的汁水变得非常入味,芋头也变得细腻软糯。
制作佐料的过程中,大米问奶奶,吃的时候需要把固体的香料一起食用吗?奶奶立刻可爱地演示:
对杨奶奶而言,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炸芋头的间隙,奶奶提议大米:放放音乐,跳跳舞。
杨奶奶的心态很好,爱玩爱跳,笑容常挂在脸上,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
当大米问杨奶奶,为什么能一直保持这么年轻的心态?她说,因为儿女都在身边。
岁月无声,能长久地陪伴在父母身边,是一件令父母开心的事情。
65岁的陈奶奶和老伴制作了四十多年的豆皮,每天傍晚6点开始泡发黄豆,期间和老伴轮流用漏勺捞出破掉的豆皮, 随后将泡发的黄豆研磨成豆浆,过滤。
烧起柴火灶煮沸一个个的小锅,用挑棍一张一张地挑起成型的豆皮,一直忙活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两人才开始轮流休息。
用陈奶奶的话说,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但也是一张张豆皮,让一家人都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陈奶奶说,如果只是一个人,自己肯定无法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幸好有老伴,夫唱妇随,你做我也做,分工协作,相互打气才能坚持那么久。
陈奶奶最擅长做的家常菜是豆皮包,内馅是肥瘦相间的猪肉,外皮是自家泡发的豆皮。把包好的豆皮包,放进油锅里炸制,等待豆皮呈现出金黄色后捞出。
豆皮经过炸制之后,激发了豆子的香味,炸过的外皮焦脆爽口,内馅在高温油炸后浸出鲜香的肉汁。
对于陈奶奶和老伴而言,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隐藏在每一张和老伴共同制作的豆皮中。
住在海边的72岁的吴奶奶,拿手的家常菜是八珍炒糕。
吴奶奶随性地说,想放什么就放什么,喜欢什么就放什么,自己爱吃最重要!
把虾仁、咸肉丁、花蛤、酥花生片、鱼丁、墨鱼片等放入油锅煸炒,炒出鲜香后,加入地瓜(红薯)淀粉水,经文火搅炒成胶状即成。
完成后的八珍炒糕,颜色晶莹似玛瑙,爽滑嫩软,清香可口。
吴奶奶说,儿子每次出海捕鱼前,都会准备一份炒糕给儿子吃。
父母的爱,就如同吴奶奶给儿子准备的八珍炒糕一样是具体的,就隐藏在那一份看似普通的早饭里,隐藏在即使辛劳了一天也要精心准备的晚饭中……
渔排是渔民用橡胶制作的,搭建成一格格的方格状。渔民在方格里系网进行水产养殖,渔民也会在渔排上搭建一座小房子进行生活。
陈奶奶是生活在渔排上近三十年的疍家人,世代以打渔为生。
当大米问及陈奶奶最初在渔排上生活的感受时,陈奶奶立刻手舞足蹈地演示自己面对风浪的恐惧。
陈奶奶的拿手好菜是气鼓鱼粥,在奶奶居住的渔排里就养殖着这种鱼。
气鼓鱼是有刺的鱼,陈奶奶一边可爱地模仿气鼓鱼因受刺激而变化的样子。
图/陈奶奶在模仿受刺激的气鼓鱼
一边又拿自己的手指戳气鼓鱼的刺,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向大米展示自己的手速。还提醒大米,不要被气鼓鱼的刺扎到手。
将处理好的气鼓鱼,过开水去腥后捞出,小心地剔刺,把鱼肉片成鱼片。加入提前熬制的软糯白粥中,不一会儿鱼肉的鲜味混合米的香味扑面而来,再撒上葱花,使鲜香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鲜香的鱼粥勾起了陈奶奶儿时的记忆。小时候,陈奶奶家里面兄弟姐妹众多,父母依靠打渔,养活了12口人。
父母最常做的就是气鼓鱼粥,对于陈奶奶而言,气鼓鱼粥是那段艰难日子里最温暖的味道。
说起在海上的辛苦,陈奶奶说每当遇到风浪,感到害怕的时候,父亲就会唱起歌谣。
父亲已经离世多年,但当陈奶奶心中无法平静时,就会唱起父亲教过的曲子,内心就会变得很平静。
美好回忆,总能帮助人们克服恐惧,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咸埘是一道点心,它的内馅由白菜、紫菜、章鱼、虾仁、海蛎等制作而成, 皮是用煮熟的地瓜(红薯)捣碎加入地瓜淀粉揉制而成,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
在制作的过程中,林奶奶的孙子孙女们也在旁边学习。林奶奶和老伴看着孩子们包咸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被问到带孙子孙女会不会觉得辛苦的时候,林奶奶笑着说,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想着为子女多分担一点,儿女也就轻松一点,也值得了。
外出回家时,孩子立刻扑过来这边亲一下,那边亲一下, 林奶奶和老伴觉得再辛苦也很开心。
上一辈不辞辛劳地带孩子,为子女减轻负担,为孙子孙女制作美食,美食里充满了爱的味道。
简简单单的一道家常菜,往往隐藏着奶奶真挚朴素的情感。
每个奶奶做的家常菜味道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奶奶生活的印痕都是不同的,配菜的比例、佐料的用量根据家人口味偏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形成了独特的“奶奶的味道”。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可能都有自己奶奶亲手制作的饭菜的味道。这些饭菜,也许不是那么精美,但一定是温暖的,不论走到哪里、时间过去多久,那融入亲情的美味一辈子也忘不掉。
那是我们记忆中家的密码。大家还记得奶奶做的饭菜是什么样子的吗?闭上眼睛还能回忆起那个味道吗?还记得奶奶的音容笑貌吗?
大家记忆中奶奶的拿手菜是什么?在留言区和青妹儿互动,留下记忆中的味道吧!
本文封面图来源:纪录片《奶奶最懂得》截图。正文图片收集于纪录片《奶奶最懂得》以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还想看